控制氨逃逸率
在脱硝过程中由于氨的不完全反应,SCR烟气脱硝过程氨逃逸是难免的,并且氨逃逸随时间会发生变化,氨逃逸率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注入氨流量分布不均;
(2)设定的NH3 / NOx 摩尔比;
(3)温度;
(4)催化剂堵塞;
(5)催化剂失活。
由于燃煤的含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烟气中SO3的含量,而SO3的含量对硫酸1氢铵的形成有显著影响,烟气SCR脱硝推荐,所以对于不同的煤种,SCR中氨逃逸量的控制也不尽相同;低硫煤(含S量为1%),氨逃逸量可适当放宽一些;中硫煤(含S量为1.5 %),氨逃逸量≤3ppm;高硫煤(含S量为3%),氨逃逸量≤2.5ppm甚至更低。
在氨逃逸量的控制方面可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优化设计,对SCR脱硝装置入口烟气流量和流速分布进行模拟,确定导流叶片的类型、数量和位置,使入口烟气流速、温度和浓度均匀;同时模拟氨气的混合,烟气SCR脱硝服务,定期调整喷氨格栅(AIG)各个喷口流量(一般一年一次),使NH3 混合均匀,湖南烟气SCR脱硝,较终减少氨逃逸量。
SCR脱硝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优点是没有副产物、不形成二次污染、装置结构简单、技术成熟、脱硝效率高、运行可靠、便于维护,缺点是催化剂失活和尾气中残留NH3,在有氧条件下,SO3与过量NH3反应生成具有腐蚀性和黏性的NH4HSO4,烟气SCR脱硝检测,可导致尾部烟道设备损坏。SCR催化剂平均寿命约为3a。
SCR催化剂失活机理复杂,不同煤种导致不同的烟气组分和不同的SCR脱硝催化剂配方和成型工艺,引起SCR催化剂失活机理不同。通常,SCR催化剂失活包括碱金属(Na、K)中毒、铵盐中毒、催化剂堵塞、机械磨损,飞灰冲刷催化剂表面导致有效成分流失、热烧结导致载体TiO2晶形转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