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烟气脱硝
截至2012年底,我国工业锅炉总量达到60万台,其中在用工业锅炉中,燃煤锅炉的容量占比80%以上。为达到新标准所规定的排放限值,工业锅炉治理开启,大气治理景气周期将延续至“十三五”末,要全部淘汰10t/h及以下燃煤锅炉,需要实施“煤改气”、生物质成型燃料代替等措施;蒸发量10t/h以上的燃煤锅炉需要进行烟气治理设施改造。煤改气对于减少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有利,却增加了排烟湿度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并且因为燃烧温度高产生的氮氧化物含量比燃煤高。为了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催化还原法脱硝条件,所以对保留下来的燃煤锅炉,还是燃气锅炉都需要进行脱硝改造。工业锅炉排烟温度在200℃左右,故低温脱硝成首1选工艺。
ABS形成主要受到温度、氨逃逸、SO2/SO3转化率等因素的影响。
1、温度对ABS形成的影响
ABS的形成依赖于温度。当烟气温度低于ABS的初始形成温度,ABS就开始形成,催化还原法脱硝处理,当温度下降至低于ABS的初始形成温度25度时,ABS反应完成率**95%。
在通常运行温度下,硫酸氢1铵的露1点为147℃,其以液体形式在物体表面聚集或以液滴形式分散于烟气中。140~230℃之间的温区位于空预器常规设计的冷段层上方和中间层下方,由于硫酸1氢铵在此温区为液态向固态转变阶段,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会造成大量灰分在空预器沉降,催化还原法脱硝服务,引起空预器堵塞及阻力上升,宁波催化还原法脱硝,换热效率下降。
主要包括:酸吸收法、碱吸收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吸附法、离子体活化法等。国内外一些科研人员还开发了用微生物来处理NOX废气的方法。
脱硝随着环保要求已势在必行。目前存在的困难是烟气体积大,浓度低,但NOX总量相对较大,吸收吸附脱硝后废物较终处置难,费用高。在众多脱硝方法当中SCR脱硝技术以其脱硝装置结构简单、无副产品、运行方便、可靠性高、脱硝效率高、一次投资相对较低等诸多优点,在日本和欧美得到广泛商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