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脱硝工程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排放的也不断增长。由煤炭燃烧所释放的占总排放量的85%,占总排放量的60%,炉外氨水脱硝报价,二者所引起的酸雨量占总酸雨量的82%。据有关研究指出,我国每年排放造成的经济失约亿万元,每年我国和酸雨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当今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脱硫脱硝工程一体化技术主要是湿式烟气脱硫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脱硝组合。湿式烟气脱硫常用的是采用石灰或石灰石的钙法,脱硫效率大于90%,其缺点是工程庞大,初投资和运行费用高,且*形成二次污染。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温度为250~450℃时,炉外氨水脱硝公司,脱硝率可达70%~90%。该技术成熟可靠,在**范围尤其是发达国家应用广泛,但该工艺设备投资大,需预热处理烟气,催化剂昂贵且使用寿命短,同时存在氨泄漏、设备易腐蚀等问题。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温度区域为870~1200℃,脱硝率小于50%。缺点是工艺设备投资大,需预热处理烟气,设备易腐蚀等问题。
合成氨生产链中硫化物变化规律。氨厂气体中的硫化1氢和**硫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目前我们对硫化1氢的变化了解较多,炉外氨水脱硝推荐,而对羰1基硫、二硫1化碳的变化规律知之甚少。通过对氮肥厂变换、碳化、铜洗、氨分等各工序硫的变化分析,发现**硫除了在变换中水解转化而大幅降低外,在有氨性溶液或液氨同气体接触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被脱除,盐城炉外氨水脱硝,尤其对羰1基硫更为显著,在碳化阶段存在着二氧化碳的“排代”作用,主塔出口**硫浓度大增。由于低温和气液接触良好,氨分对羰1基硫具有优异的脱除功能。氨催化剂硫中毒可能更多是由二硫1化碳所引起。另外,在变换的热水饱和系统,少量硫1化氢会进一步深度氧化而生成硫酸盐,影响食品级碳铵的生产。因此揭示这个生产链中硫化物的变化规律应是研究方向之一。